- · 《就业与保障》投稿方式[06/29]
- · 《就业与保障》栏目设置[06/29]
- · 《就业与保障》刊物宗旨[06/29]
- · 《就业与保障》征稿要求[06/29]
银发就业或成新常态 权益保障仍是课题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、各地方已经开始推动低龄老年人就业。 人口老龄化同样是欧洲国家的难题。目前,欧洲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延
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、各地方已经开始推动低龄老年人就业。
人口老龄化同样是欧洲国家的难题。目前,欧洲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延长退休年龄、增加老年人劳动供给,给予积极财政激励政策。在德国,银发工作者已经成为劳动市场上的重要力量。据德国《图片报》报道称,2020年约有104万退休老人再就业,这一数字创历史新高。
权益保障尚存难点
值得关注的是,在针对老龄群体就业服务上也有进一步跟进,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,这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。
今年5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》指出,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,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,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。
“老年人再就业本身不会缓解老龄化,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经济自理能力,能够让社会理解‘老年人也是资源'的观点,推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是‘积极老龄化'的方案体现,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养老问题。”宋健称。
“要尊重老年人个体意愿,以自愿为基础推进就业工作,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就业需求,不能采取一刀切,或是照搬国际经验。”宋健直言。
“选择正规、可信的就业平台,多以灵活用工的方式回到社会上是个不错的选择,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。”王之焰表示。
日本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,也是全世界老年人再就业最多的国家。在日本,随处可见老年邮递员、老年巡视员、老年出租车司机。据了解,日本重视引入短时间劳动等多样化的劳动形式,多以服务业为主,成立专门的老年人职业介绍中心,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。“日本老年人很多活跃在灵活就业岗位上,政府鼓励老年人‘自主、自立',以缓解年轻劳动力紧张等问题。”宋健表示。
不可照搬国际经验
步入老龄化时代,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展现出巨大劳动力供给潜力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逾2.67亿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.9%,其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数以上,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和能力。
8月,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市人大代表陈长钦《关于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建议》,多措并举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氛围。
“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,充分利用低龄老年人再就业,开发‘老年红利'的呼声逐渐兴起。”宋健表示。
对于国外的老年人再就业模式能否给国内提供借鉴这一问题,宋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在我国整体“未富先老”“未备先老”的背景下,应该及时对老年人就业的前景进行科学研判,借鉴、参考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。
银发就业场景频现
餐饮服务行业也成为银发工作者适宜和需求的主要对接缺口。据中国老年人才网显示,北京麦当劳正在招收退休人员做服务员,要求女50岁、男60岁以上,实行弹性工作制,每月工资在1800元/3500元。
文章来源:《就业与保障》 网址: http://www.jyyb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2684.html